栏目介绍:”OurBMC大咖说” 是由 OurBMC 社区精心策划的线上讲座栏目,邀请 BMC 相关领域大咖共同探讨 BMC 全栈技术的发展趋势、挑战和机遇。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资深从业者,”OurBMC大咖说” 都将为你提供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欢迎各位关注 “OurBMC大咖说”,聆听大咖们的智慧之声,共同推动 BMC 全栈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本期人物介绍:李林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98 级学员,中山大学 MBA 学员,长期专注于计算机体系嵌入式方向,参与了众多国家级科技项目。2014 年开始,作为汉为的创始人之一,负责飞腾架构产品在多个国家基础核心领域的落地,迄今已取得多个行业全国首台套的成功范例,支持各行业用户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3 次,二等奖、三等奖若干,目前负责汉为产品需求定义端的全面数字化转型。
相较于其它信创行业的国产化替代,服务器 BMC 的国产化并不像其它领域那样在聚光灯下被众人所关注。服务器作为互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底层硬件基础设施架构,承载着关键业务的运行支持和各项技术的迭代优化,不可避免地对服务器整机性能有着卓越的要求,对系统可维护性有着远高于家用 PC 的标准,同时,也对运行稳定性有着更为严苛的规范。BMC 作为服务器主机监控、管理控制器,它比服务器享有更大的权限。所以在国产化方面,BMC 的国产化有着越来越重要、紧迫的要求。
我们常说的 BMC 是软硬件的概念,它分为 BMC 硬件和 BMC 固件两个方面。无论是现在 D4 或者 OCP 的接口,还是早先板载于服务器主板上的 BMC,它其实都是独立于服务器的单元,在系统上,它们是两个独立运行的,在数据上,它们是交互的。正因为这个独特的模式,使得 BMC 能作为服务器的管家,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总线,监测着服务器的状态,并在必要的时候做出一定的处理。BMC 承担着守护服务器的 “使命”。
在国产化替代之前,国内的服务器厂商主要使用的是台湾 Aspeed 公司的 BMC 芯片和 AMI 公司的 BMC 固件这套技术方案来实现对服务器的管理,其中存在着两大弊端,一是传统 BMC 固件架构相对单一,可扩展性差,难以适配各类型 BMC 芯片和服务器;二是代码闭源,存在安全风险。由于代码闭源,未经过用户和广泛的同行安全检查,存在隐藏的安全漏洞且无法识别。 再者,传统BMC 固件受商业模式限制,代码闭源,通常附带严格的代码许可使用协议,不允许用户私自对软件进行分发和使用,阻碍了固件技术创新。在服务器设计多元化和国际形式不断变换的今日,这种技术方案已经不再适用。在硬件方面,近些年来,国内一众 CPU 厂商奋起直追,已经出现一系列性能优越、稳定可靠的 BMC 芯片,飞腾推出的 E2000S 芯片便是其中之一。在软件方面,随着 OurBMC 社区的建立,吸纳了众多关于 BMC 芯片设计、服务器厂商、开发者和用户的加入,BMC 的软件生态也正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们认为 开源是齐心协力、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过程,借助开源平台,让大家在日常的开发中可以避免重复的开发工作,减少研发成本和时间,从而能更快地推出新产品和服务,这对于追赶国外厂商有着直接的作用。相同的,通过开源平台,对加速技术创新和软硬件系统的查缺补漏有着决定性作用,从而完善安全性和可靠性。开源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上述传统 BMC 模式的不足。
为确保 OurBMC 开源项目的稳定健康运行,社区管理是必然的。我十分赞同在本栏目第一期中幻影老师提出的观点,标准化是一个开源社区乃至行业稳定发展的前提。通过标准化的制定,大家无论在做技术讨论还是测试标准都能有一个可以依据的点。同时借助社区,可以吸引高校及个人开发者都参与到 BMC 的开发中来,近期推出的《基于 BMC 技术的服务器故障诊断与预测平台设计》就是样例。后续随着 BMC 的发展,BMC 收集服务器故障的方式将会更多,也更全面,服务器的故障诊断和预测将是 BMC 后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我们汉为很荣幸能成为 OurBMC 社区的理事成员单位,汉为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国产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加入 OurBMC,就是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壮大 OurBMC 社区、繁荣 BMC 生态,同时和各大厂商、合作伙伴一起为国产化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OurBMC 社区虽然成立不久,但随着这段时间一个又一个小伙伴的加入,成员不断地增多,让我对国产 BMC 的未来充满憧憬,对国产化的道路充满希望。衷心地祝愿 OurBMC 社区发展壮大!
关于 OurBMC
OurBMC 社区是国内首个交流和创新 BMC 开源技术的根社区,社区秉承 “开放、平等、协作、创新” 原则,坚持 “开源、共建” 的合作方式,旨在共同推进 BMC 技术快速发展,辐射上下游形成产业共振,加速构建繁荣的信息系统软硬件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