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Eureka注册中心
1. Eureka原理
2. 动手实践
①搭建EurekaServer
②服务注册
③服务发现
二:Ribbon负载均衡
1. 负载均衡原理
2. 负载均衡策略
3. 懒加载
tips:前些天突然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学习网站,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忍不住分享一下给大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网站进行学习人工智能学习网站
一:Eureka注册中心
前面已经分析了,无论是SpringCloud还是SpringCloudAlibaba,两者的注册中心都有Eureka,所以现在就来学习一下Eureka。
|
Dubbo |
SpringCloud |
SpringCloudAlibaba |
注册中心 |
zookeeper、Redis |
Eureka、Consul |
Nacos、Eureka |
服务远程调用 |
Dubbo协议 |
Feign(http协议) |
Dubbo、Feign |
配置中心 |
无 |
SpringCloudConfig |
SpringCloudConfig、Nacos |
服务网关 |
无 |
SpringCloudGateway、Zuul |
SpringCloudGateway、Zuul |
服务监控和保护 |
dubbo-admin,功能弱 |
Hystix |
Sentine |
1. Eureka原理
服务调用出现的问题
①服务消费者该如何获取服务提供者的地址信息?——–》注册中心
②如果有多个服务提供者,消费者该如何选择?——–》负载均衡
③消费者如何得知服务提供者的健康状态?——–》心跳反应
Eureka的原理
在Eureka的结构当中,分为两个角色:
第一个角色:eureka-server(注册中心)服务端,记录和管理微服务。
第二个角色:user-service(服务提供者)和 order-service(服务消费者);不管是服务者还是消费者都是微服务,所以提供者和消费者统称为Eureka的客户端client。
①user-service在启动的那一刻,会把自己的信息注册给eureka;注册中心会记录服务器名称、IP端口等信息。此时如果有人想消费,就不需要自己去记录信息,直接找eureka,拉取服务器信息;这实际上就解决了上述的第一个问题。
②例如:此时拿到了3个记录信息,如何选呢?通过负载均衡的知识选出来一个,然后就可以远程调用发请求;这就解决了上述的第二个问题。
③那选出来的这个会不会是挂的呢?不会,因为提供者服务每隔30秒都会向eureka发一次心跳,来确认自己的状态;如果检测到不跳了、挂了,eureka就会把它从注册中心的列表中剔除掉,消费者就可以拉取到最新的信息;这就解决了上述的第三个问题。
总结:在Eureka架构中,微服务角色有两类
(1)EurekaServer:服务端,注册中心
作用:记录服务信息,进行心跳监控。
(2)EurekaClient:客户端
Provider:服务提供者,例如上述的 user-service
①注册自己的信息到EurekaServer。
②每隔30秒向EurekaServer发送心跳。
Consumer:服务消费者,例如上述的 order-service
①根据服务名称从EurekaServer拉取服务列表。
②基于服务列表做负载均衡,选中一个微服务后发起远程调用。
2. 动手实践
接下来就动手实践:总共分为三个部分:搭建注册中心、服务注册、服务发现。
①搭建EurekaServer
以下搭建信息是基于这篇博客的内容SpringCloud 【实用篇】| 服务拆分及远程调用http://t.csdnimg.cn/pj77E
第一步:创建Maven的独立项目eureka-server,引入spring-cloud-starter-netflix-eureka-server的依赖
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实际上Spring已经集成了Erueka,直接引入依赖使用即可!与我们后面学习的Nacos注册中心不同!
cloud-demo
cn.itcast.demo
1.0
4.0.0
eureka-server
UTF-8
1.8
1.8
org.springframework.cloud
spring-cloud-starter-netflix-eureka-server
第二步:编写启动类,添加@EnableEurekaServer注解,表示自动装配的开关
package cn.itcast.eureka;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SpringBoot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loud.netflix.eureka.server.EnableEurekaServer;
@SpringBootApplication
// 假如@EnableEurekaServer注解
@EnableEurekaServer
public class Eureka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EurekaApplication.class,args);
}
}
第三步:添加application.yml文件,配置信息
注:为什么还要配置eureka的地址信息,自己配置自己?
答:eureka自己也是一个微服务,在启动时,会将自己也注入到eureka上,为了以后集群之间通信去用,相互做注册进行通信。
#配置端口号
server:
port: 10086
#eureka的服务器名称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eureka-server
#eureka的地址
eureka:
client:
service-url:
defaultZone: http://127.0.0.1:10086/eureka
启动eureka,进行访问
此时的注册列表就自己,把自己注册进去了!
②服务注册
将user-service服务和order-service服务注册到EurekaServer(已user-service为例),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项目user-service引入spring-cloud-starter-netflix-eureka-client的依赖
org.springframework.cloud
spring-cloud-starter-netflix-eureka-client
第二步:在application.yml文件,编写下面的配置: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user-service #新加入的eureka服务器的名称
eureka: #新加入的eureka地址
client:
service-url:
defaultZone: http://127.0.0.1:10086/eureka
启动order-service和user-service,此时的注册列表
此时的注册列表就把order-service和user-service项目注册进去了!
补充:我们可以将user-service多次启动, 模拟多实例部署,但为了避免端口冲突,需要修改端口设置:
此时的eureka页面
此时对于注册进去的user-service启动了两个实列!
③服务发现
在order-service完成服务拉取:服务拉取是基于服务名称获取服务列表,然后在对服务列表做负载均衡。
第一步:修改OrderService的代码,修改访问的url路径,用服务名代替ip、端口:
// 原来是硬编码的方式,写死了
String url = "http://localhost:8081/user/"+order.getUserId();
// 现在使用加入eureka注册中心的服务器名称代替IP和端口号
String url = "http://user-service/user/"+order.getUserId();
第二步:在order-service项目的启动类OrderApplication中的RestTemplate添加负载均衡注解@LoadBalanced:
package cn.itcast.order;
import org.mybatis.spring.annotation.MapperSc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SpringBoot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loud.client.loadbalancer.LoadBalanced;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lient.RestTemplate;
@MapperScan("cn.itcast.order.mapper")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Order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OrderApplication.class, args);
}
// 注册RestTemplate
@Bean
@LoadBalanced // 加入负载均衡的注解
public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return new RestTemplate();
}
}
此时重启order-service,连续进行两次访问,此时应该访问UserApplication—>8081还是UserApplication2—>8082呢?
UserApplication日志信息显示:
UserApplication2日志信息显示:
发现两个是轮循方式访问,成功实现了负载均衡,至于负载均衡的原理下面会讲!
总结:
①搭建EurekaServer
引入eureka-server依赖;
启动类上添加@EnableEurekaServer注解;
在application.yml中配置eureka端口号、地址、服务器名称;
②服务注册
引入eureka-client依赖;
在application.yml中配置eureka地址、服务器名称;
③服务发现
用服务提供者的服务名称(代替端口号和IP)远程调用;
给注入的RestTemplate添加@LoadBalanced注解;
二:Ribbon负载均衡
前言:对于高版本的SpringCloud的Ribbon组件已经弃用了被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替代!
前面我们用EurekaClient(注册中心)实现了服务的拉取和负载均衡,我们只是指定了一个服务器的名称、加了@LoadBalanced注解,一切就自动完成了!那么是什么时候进行的服务拉取?什么时候进行的负载均衡?负载均衡的原理是什么?策略是什么?接下来就学习SpringCloud的第二个组件Ribbon。
1. 负载均衡原理
order-service发起请求http://userservice/user/1,实际上这个请求并不是真实可用的地址,在浏览器是无法进行访问,是无法到达后面某个服务的;中间会被Ribbon把请求拦下来进行处理,去找到真实的地址;通过服务器名称userservice找eureka确定真实的地址(IP和Port),拉取服务,然后做负载均衡。
源码分析
@LoadBalanced注解就相当于一个标记,标记RestTemplate发起的请要被Ribbon拦截。
// 注册RestTemplate
@Bean
@LoadBalanced // 假如负载均衡的注解
public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return new RestTemplate();
}
这个拦截的动作是通过LoadBalancerInterceptor类去完成的
这个类实现了ClientHttpRequestInterceptor接口(客户端Http请求的拦截器);会去拦截由客户端发起的Http请求;而RestTemplate就是发Http请求的客户端。
package org.springframework.cloud.client.loadbalanc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URI;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HttpReques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client.ClientHttpRequestExecu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client.ClientHttpRequestIntercepto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client.ClientHttpRespons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util.Assert;
public class LoadBalancerInterceptor implements ClientHttpRequestInterceptor {
private LoadBalancerClient loadBalancer;
private LoadBalancerRequestFactory requestFactory;
public LoadBalancerInterceptor(LoadBalancerClient loadBalancer, LoadBalancerRequestFactory requestFactory) {
this.loadBalancer = loadBalancer;
this.requestFactory = requestFactory;
}
public LoadBalancerInterceptor(LoadBalancerClient loadBalancer) {
this(loadBalancer, new LoadBalancerRequestFactory(loadBalancer));
}
// 重写的Intercept方法
public ClientHttpResponse intercept(final HttpRequest request, final byte[] body, final ClientHttpRequestExecution execution) throws IOException {
URI originalUri = request.getURI();
String serviceName = originalUri.getHost();
Assert.state(serviceName != null, "Request URI does not contain a valid hostname: " + originalUri);
return (ClientHttpResponse)this.loadBalancer.execute(serviceName, this.requestFactory.createRequest(request, body, execution));
}
}
在重写的intercept方法上打断点
浏览器发送localhost:8080/order/101请求回到断点
拿到地址后,调用getHost方法拿到主机名
拿到服务器名称去找eureka完成服务的拉取;把服务器名称交给loadBalancer去执行,实际上loadBalancer对象就是一个RibbonLoadBalanceClient(负载均衡客户端)
execute方法就是执行的意思,所以要跟进这个方法,会进入RibbonLoadBalanceClient对象的excute方法(一些版本的Jar包会进入接口LoadBalanceClient的excute方法,在其实现类多打一个断点即可)
这个ILoadBalancer对象(实际上是DynamicServerListLoadBalance-动态服务列表负载均衡器)就可以拿到对应的服务(成功被拉取到服务列表)
拉取到服务列表,接下来就是进行负载均衡!
此时getServer方法又调用了chooseServer方法,又去转到ZoneAwareLoadBalancer类调用父类的chooseServer方法
最终调用到BaseLoadBalancer类的rule类的choose方法
rule类是一个IRule接口,默认的负载均衡规则ZoneAvoidanceRule
这个接口还有其它负载均衡规则的实现类
负载均衡流程
2. 负载均衡策略
上面我们学写了负载均衡的原理,知道IRule接口决定了负载均衡的策略;接下来就分析IRule接口有哪些实现,以及将来如何修改每个实现!
Ribbon的负载均衡规则是一个叫做IRule的接口来定义的,每一个子接口都是一种规则:
常见的负载均衡策略
内置负载均衡规则类 |
规则描述 |
RoundRobinRule |
简单轮询服务列表来选择服务器。 |
AvailabilityFilteringRule |
对以下两种服务器进行忽略: (1)在默认情况下,这台服务器如果3次连接失败,这台服务器就会被设置为“短路”状态。短路状态将持续30秒,如果再次连接失败,短路的持续时间就会几何级地增加。 (2)并发数过高的服务器。如果一个服务器的并发连接数过高,配置了AvailabilityFilteringRule规则的客户端也会将其忽略。并发连接数的上限,可以由客户端的..ActiveConnectionsLimit属性进行配置。 |
WeightedResponseTimeRule |
为每一个服务器赋予一个权重值。服务器响应时间越长,这个服务器的权重就越小。这个规则会随机选择服务器,这个权重值会影响服务器的选择。 |
ZoneAvoidanceRule |
以区域可用的服务器为基础进行服务器的选择。使用Zone对服务器进行分类,这个Zone可以理解为一个机房、一个机架等。而后再对Zone内的多个服务做轮询。(先分区域,在区域内在轮循) |
BestAvailableRule |
忽略那些短路的服务器,并选择并发数较低的服务器。 |
RandomRule |
随机选择一个可用的服务器。 |
RetryRule |
重试机制的选择逻辑 |
通过定义IRule实现可以修改负载均衡规则,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在OrderApplication启动类中注册新的Rule——-这是全局的配置
package cn.itcast.order;
import com.netflix.loadbalancer.IRule;
import com.netflix.loadbalancer.RandomRule;
import org.mybatis.spring.annotation.MapperSc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SpringBoot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loud.client.loadbalancer.LoadBalanced;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lient.RestTemplate;
@MapperScan("cn.itcast.order.mapper")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Order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OrderApplication.class, args);
}
// 注册RestTemplate
@Bean
@LoadBalanced // 加入负载均衡的注解
public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return new RestTemplate();
}
// 修改负载均衡的规则---随机
@Bean
public IRule randomRule(){
return new RandomRule();
}
}
第二种方式:在application.yml文件中修改配置——-针对某个服务进行配置
user-service: # 给某个微服务配置负载均衡规则,微服务的名称
ribbon:
NFLoadBalancerRuleClassName: com.netflix.loadbalancer.RandomRule #负载均衡规则
3. 懒加载
Ribbon默认是采用懒加载,即第一次访问时才会去创建LoadBalanceClient,请求时间会很长。
而饥饿加载则会在项目启动时创建,降低第一次访问的耗时,通过下面配置开启饥饿加载:
ribbon:
eager-load:
enabled: true # 开启饥饿加载,clients是一个集合,后面可以配多个
clients:
- user-service # 指定对user-service这个服务饥饿加载
Ribbon负载均衡总结
①Ribbon负载均衡规则:规则接口是IRule,默认实现是ZoneAvoidanceRule,根据区域选择服务列表,然后轮询。
②负载均衡自定义方式
代码方式:配置灵活,但修改时需要重新打包发布;
配置方式:直观,方便,无需重新打包发布,但是无法做全局配置;
③饥饿加载:开启饥饿加载,指定饥饿加载的微服务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