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1 日至 22 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主办的 2023 CCF 中国开源大会在长沙顺利举行。其中,开源商业化分论坛由开源中国承办,开源中国董事长马越担任主席。来自开源原生商业公司的诸多专家就开源项目商业化最佳实践展开分享,为更多开发者和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共同推动开源生态建设,助力开源生态发展。
开源中国董事长马越以《中国开源商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考》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当前开源创业公司有“七大恨”:没有品牌、没有流量、没有销售能力、没有资质、没有交付能力、没有现金流、没有资本渠道。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创业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而解决开源创业公司“七大恨”的关键就在于开源创业联合体。所谓开源创业联合体,就是提供通用服务模型的价值流平台,实现集成和自动化 IT 价值链的插件开放平台,融合市场各类开源或商业生态能力,落地客户场景服务。
最后马越提议,希望能够集众多开源力量共建这样的插件开放平台,繁荣开源商业生态,互通有无。开源中国已积累了十几年的商业化经验以及商业化能力,旗下 Gitee 平台也已经入驻了 27 万多家中小团队,服务中国 600 多家 100 亿元估值以上的大企业。未来,开源中国将通过该插件平台将这些经验和能力赋能更多开源企业。
CCF 开源发展委员会常委谭中意就 “AI to B 的开源和商业化”这两大方向展开探讨。谭中意认为,当前 LLM to B 业务的难点在于,需要找到一个 Killer 场景——有足够的商业回报,能覆盖大模型 Finetune 和 Serving 以及 LLM 应用开发和运维的成本。但是 LLM 技术存在先天上的约束:一是无法避免幻觉的问题,To C 业务需要满足网信办规定,合规成本很高;二是无法避免概率的问题,To B 的严肃场景可能不太适合。因此,突破口可能在于:一是企业内部,对生成内容更讲究创意或者实时 Check 的场景,比如内部研发代码生成工具、游戏行业的场景;二是电商领域,比如促销、广告投放等,因为这是离钱最近的潜力市场,且容易形成数据闭环。
至于开源在 LLM 产业的关键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降低成本,开源是降低整个产业创新成本的关键,即 AI 民主化。这需要整个学术界和产业界一起努力,来把成本降下来,而且开源底座模型是整个大生态最重要部分;二是建立信任,人工智能要让人信任,它必须公开透明。一旦这个问题解决了,一个十万亿规模的市场可能起飞。
PingCAP 副总裁刘松分享了 TiDB 从开源到 Serverless 的商业化演进逻辑。据其介绍,PingCAP 的商业化之路可以总结为“四部曲”:创建一个满足时代刚需的开源项目,开源产品获得规模化的用户部署与反馈,打造一个全球化的商业化模式,持续创造满足极致用户需求的产品形态。
刘松表示,面对“开源 + 云”互相推动和演进的新技术环境,TiDB 演进方向从技术领先走向了“技术+体验”领先。当前,PingCAP 围绕 TiDB 构建了三大产品形态:TiDB 企业版、TiDB Cloud(全托管)、TiDB Cloud Serverless。其中,TiDB Cloud 提供全托管的 DBaaS (Database-as-a-Service)服务,极大地降低了云数据库的使用门槛;TiDB Cloud Serverless 基于云原生/多云的设计,采用 AI-Ready 的架构,实现极致低成本、极致弹性,拥有自动化的资源调度能力以及灵活集成 AI 能力等特性。
统信软件解决方案中心专家任紫东以《中国开源操作系统商业发展探索》为题展开分享。任紫东认为,2020 年是国产 Linux 里程碑之年。2019 年前,我国有 10 多家国产操作系统企业,随着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战略的选择,国产操作系统厂商进行了全新的业态整合,2020 年起,初步形成两家主流国产操作系统企业,统信就是其中之一。及至 2022 年,产业链的商业形态形成。头部操作系统公司规模也呈现“干百十”特征:千人以上的操作系统开发队伍,百人以上的内核研发团队,十人以上的开源合规律师团队。
当前,统信 UOS 生态是国内最大的自主操作系统生态圈之一。统信己基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完成诸多主流国外商业软件的适配,涵盖了 Oracle、IBM、SAP、微软等厂商的主流数据库产品,Google、FaceBook、百度、华为等厂商的主流 AI 人工智能类产品,以及 Oracle、IBM 等厂商的主流中间件产品。
开源社区做得好,怎么变成钱?在以《白鲸 DataOps 开源矩阵商业化之路》为题的演讲中,白鲸开源 CEO 郭炜提到,白鲸花了 8 个月时间,摸索了一套开源商业转化流程,积累数千万的商业 Pipeline 以及上百个线索,而投入资源不过是一名销售人员,没有任何市场费用。
郭炜把这些成果归结于几大原则:“别人做中石油,我做中石化”,即做所有人的朋友;开源项目定位要清晰,商业功能痛点要明确,因此白鲸开源采取了“开源矩阵+OpenCore”的路线;开源商业软件要重视“行业属性”,分行业洞察痛点,口碑营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升级开源版,商业版才有机会;勇于探索,拥抱新技术,将大模型融入软件,等等。
最后他提到,开源风口并没有过去,而且温度刚刚好。面对经济下行周期、资本趋于冷静以及收入体量要求更高等挑战,也应看到行业展现出来更多的机会,比如恶性竞争减少,互联网公司开始付费买工具,订阅制更容易被接受,海外市场逐步增长等等。
TDengine 联合创始人& 商业化 VP 李广分享了 TDengine 是如何从开源时序数据库到工业大数据处理平台的。他表示,一款软件开源,就意味着可信、可控。TDengine 的商业逻辑就是重塑 2B 销售模式,以开源建社区与品牌,以开源建 GTM 路径。通过开源扩大影响力,树立品牌,形成开发者社区,构建竞争壁垒,快速获得市场反馈,快速迭代,快速打造生态,获得用户信任。另一方面,将传统的 2B 销售演变为 2C 的模式,将传统的登门拜访演变为线上销售,将资源型销售转化为技术和产品型销售。
当前,TDengine 提供三种产品与服务,一是开源社区版——TDengine OSS,主要是为了建立开发者社区,建立生态;二是企业版——TDengine Enterprise,支持独立部署并按照 TBL(Term Based License)年度服务订阅或者永久 Licenese 模式销售;三是云服务版——TDengine Cloud,在阿里云、AWS、华为云等云平台上直接提供 SaaS 服务,根据数据量和时长计费。
最后他表示,开源软件的商业化逻辑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关注增长转向强调利润。2B 软件群龙纷争的时代结束,只有深入行业黑土地才能生存。
筑栈(KodeRover / Zadig)创始人 & CEO 李倩分析了公司为什么选择深耕中国而不是出海。据悉,在商业化过程中,KodeRover 也面临过不少问题,比如花了时间打磨产品,但用户付费意愿不强烈;有需求有预算的大客户找上门,却因为自身团队规模过小无法为其提供大型服务等等,不过 KodeRover 最终也地制定了相应策略。李倩将公司的商业化思路总结为:技术上用开源铸造好基建,打造产品力、品牌力;商业上,中国场景助力“新 IT” (比如硬科技创新、旧行业升级重整)升级,创造客户价值;可持续创造价值,广泛链接,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解决方案。
李倩提到,Zadig 是生产软件的软件,目的是交付数字业务。 Zadig 开源两年,企业安装总量近3万,目前是国内云原生 DevOps 领域落地最广泛的平台,成为包括字节飞书、极氪、路特斯、小鹏、七牛云、WiFi 万能钥匙、易快报、iMile、TT 语音、锅圈、药师帮、大参林、老百姓大药房、 益丰大药房、小天才等标杆企业的数千家企业研发工程师每日深度、高频使用的软件交付平台。
EMQ 映云科技联合创始人兼 CPO 金发华以《EMQ —— 开源数实融合基础软件的商业化》为题发表演进。据了解,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基础软件提供商,EMQ 创立并主导 LF Edge eKuiper、NanoMQ、Neuron 等多个全球知名边缘软件开源项目。
金发华表示,Hosting(Cloud) 模式是未来产品的一个方向。当前,EMQ Cloud 商业服务有三种。一是 Serverless,轻松几步即可获得一个安全可伸缩的 ServerlessMQTT 服务。全托管特性让用户无需关心基础设施和资源管理,特别适用于个人开发者、中小型项目、开发测试环境以及技术框架的评估。二是专有版,独立部署的全托管 MQTT 服务,具有更高的性能保障和可定制能力,尤其适用于对性能、稳定性要求较高的企业级项目。三是 BYOC (Bring Your Own Cloud),用户在自己的云上部署 EMQX 集群,并交由 EMQX 团队托管,适用于有严格数据安全和合规性要求的企业级项目,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云资源。
天际科技投资副总裁江志桐阐述了开源与 AI 时代下的投资逻辑。她表示,在 AI 2.0 时代,从全球市场来看,基于大模型未来增长预期,资本给予显著溢价。当前通用模型格局明确,出现了微软、谷歌双龙头企业,工具层、应用层、垂直领域涌现大量独角兽。全球市场都在关注大模型商业化的落地,围绕效率、创意、情感陪伴 2C/2B 的应用生态繁荣。
与此同时,开源正在加速 AI 2.0 落地,加速 AI 生态繁荣。开源是大模型基础设施必然选择,延伸出的服务、应用具有巨大商业机会。AI 开源时代的投资策略以核心人物为中心,布局早期,发挥产业资源优势,关键人物、网络效应、稀缺数据,以及软硬一体都有可能成为企业护城河的因素,也是 AI 开源时代投资重点。
那么中国市场的机会在哪里呢?江志桐认为,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基础设施,二是垂直行业。国内大模型的应用还在快速成长,基于开源加速模型落地后,整个 AI 生态里面也会出现能够对标全球市场的公司。总之,国内 AI 市场还处于巨头形成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