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瓜哥
在做新需求开发或者相关系统的维护更新时,尤其是涉及到不同系统的接口调用时,在可维护性方面,总感觉有很多地方差强人意。一些零星思考,抛砖引玉,希望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总结了大概有如下几条建议:
-
在接口注释中加入接口文档链接
-
将调用接口处写上被调用接口文档链接
-
将接口源代码发布到私服仓库
-
对于状态值常量,优先在接口参数类或者返回值类中定义
-
如果使用 Map 对象作为传输载体,要提供 Key 值定义常量
-
针对 Map 返回值,可以考虑使用将 Map 转化成对象
-
尽可能简化接口依赖
-
只传递必要字段,尽量避免大而全的接口
-
将接口的参数和返回值原始数据打印到日志中
-
将 RPC 接口的类名及方法打印到日志中
-
核心思想:以人为本,就近原则,触手可及
下面,D瓜哥对每一条建议做一个详细说明。
1. 在接口注释中加入接口文档链接
在做接口开发时,无论是对自有接口的升级改造,还是针对外部接口的从头接入,都涉及到接口文档。不同之处是,前者的工作重点是书写或者更新接口文档;而后者是根据接口文档开发合适的接入代码。但是,经常遇到的一个麻烦是,找不到接口文档。在组内需要找老同事询问;如果是跨部门,还需要两层甚至三层的进行转接,非常麻烦。
D瓜哥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方便大家维护,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接口文档链接直接放在代码注释中,这样后续维护的人员,直接就可以点击链接直达接口文档,简单方便高效。如果是新建的接口,就可以先创建一个空文档,把链接放在注释中,后续再书写文档内容。如果是维护已有接口,可以在维护时,将缺失的链接加入到注释中,自己方便,也方便其他人进行后续的维护更新。这样,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步就可以把文档链接补充到代码中,方便维护代码,也同步更新文档。
2. 将调用接口处写上被调用接口文档链接
在调用其他系统的接口时,没有接口文档,几乎寸步难行。在第一次接入接口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参考着接口文档做接入工作。但是,目前的情况时,接入时参考文档,参考完就随手把文档给“扔了”。后续如果还需要做进一步升级维护,还需要到处找接口文档;另外,交互的系统难免有一些 Bug,在和其他系统维护人员对接处理 Bug 时,只有接口没有文档,对方可能也需要去找文档链接。无形中,很多时间都浪费在了找文档的过程中。
D瓜哥最近尝试了一个实践,就是在接口调用的地方,把接口文档链接当做注释加入到代码中。这样,无论是后续维护升级,还是沟通协调处理问题,都非常方便。别人问接口是什么,连接口+文档都可以一把复制就搞定。
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个处理非常方便,是一个非常值得推广的实践。再插一句,也可以像一条建议一样,可以在维护代码时,不断把已接入的接口文档加入到调用接口的地方,循序渐进,方便后续人维护升级。
3. 将接口源代码发布到私服仓库
接口文档链接在注释中,在构建结果中就不复存在了。所以,为了方便接口使用方可以在接口中查询到对应的接口文档,就需要把源码也发布到私服仓库中。
这里只说明一下 Java 的相关处理办法。如果使用 Maven 作为构建工具的话,默认是不会将源代码发布到私服仓库中的。关于如何将源代码发布到,在 升级 Maven 插件:将源码发布到私服仓库 中已经做过相关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
除了将源码发布到私服仓库,另外,还建议编译构建时,保持方法的原始参数命名。这个也可以通过配置 Maven 插件来完成,具体配置见: 升级 Maven 插件:字节码文件包含原始参数名称。
4. 对于状态值常量,优先在接口参数类或者返回值类中定义
在做接口开发时,很多数据都有一个状态值,比如订单状态,再比如接口状态等等。目前的一个情况时,这些状态值大部分书写在文档中,在接入接口时,需要接入方自定义这些状态值。这就有些繁琐了,而且状态定义也不明确,甚至有可能遗漏一些重要的状态值。有些懒省事,直接在代码中硬编码一个魔法值,后续维护的跟还需要根据上下文反推这个值的含义,非常不利于维护。
D瓜哥个人觉得,有两个处理办法:
-
如果状态值不是很多,优先在接口参数类或者返回值类中定义。
-
如果状态值很多,可以考虑单独抽取成一个常量类或者枚举类。
这样使用的时候,触手可及。不需要到处去找。
5. 如果使用 Map 对象作为传输载体,要提供 Key 值定义常量
有些系统可能考虑方便增加字段,选择使用 Map
作为数据载体。自己开发的时候很爽,但是给接口接入却非常不友好。接入方从 Map
中获取数据时,要么自己定义 Key 值;要么直接使用魔法值硬编码在代码中。使用前者方案,就需要在各个接入方都需要自定义一套;使用后者,初期是省事了,后来维护的人员就懵逼了。这都无形中增加了很多维护成本。
D瓜哥觉得一个方案更优,那就是直接由接口提供方来定义这些可以取值的 Key 值常量。这样,任何接入方都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常量。
6. 针对 Map 返回值,可以考虑使用将 Map 转化成对象
针对 Map
的处理,即使按照 如果使用 Map
对象作为传输载体,要提供 Key 值定义常量 推荐的做法,定义了相关的 Key,在取值时,也略有麻烦,需要不断的 map.get(KEY)
。一个更简单的方法是自定义一个类型,使用工具将 Map
对象转化成自定义类型的对象。这样就可以直接使用方法调用来取值。
在 Java 中,可以直接使用 Jackson 来完成这个转换工作。工具类代码如下:
import com.fasterxml.jackson.databind.DeserializationFeature;
import com.fasterxml.jackson.databind.ObjectMapper;
import lombok.extern.slf4j.Slf4j;
import org.apache.commons.collections.CollectionUtils;
import java.util.*;java
/**
* Map 工具类
*
* @author D瓜哥 · https://www.diguage.com
*/
@Slf4j
public class MapUtils {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Mapper MAPPER = new ObjectMapper();
static {
MAPPER.configure(DeserializationFeature.FAIL_ON_UNKNOWN_PROPERTIES, false);
}
/**
* 将 Map 转换成指定类型的对象
*
* @author D瓜哥 · https://www.diguage.com
*/
public static T convertToObject(Map data, Class clazz) {
try {
T result = MAPPER.convertValue(data, MAPPER.getTypeFactory().constructType(clazz));
if (log.isInfoEnabled()) {
log.info("converted {} to a {} object: {}",
JsonUtils.toJson(data), clazz.getSimpleName(), JsonUtils.toJson(result));
}
return result;
} catch (Exception e) {
log.error("converting failed! data: {}, class: {}",
JsonUtils.toJson(data), clazz.getSimpleName(), e);
}
return null;
}
/**
* 将 Map 转换成指定类型的对象
*
* @author D瓜哥 · https://www.diguage.com
*/
public static List convertToObjects(List
7. 尽可能简化接口依赖
现在,很多对外暴露接口的定义是,接口定义放在一个模块中;模型定义在一个模块中;有些工具类又定义在一个模块中。接口依赖模型模块;模型模块又依赖工具类模块;而工具类依赖了一大堆外部依赖。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实践。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依赖被间接引入到了接口使用方的系统中,无形中增加很多维护成本。
D瓜哥推荐的一个实践是:将接口和模型定义放在一个模块中,对外暴露也只需要这一个模块即可。接口使用方只需要引入这一个依赖。避免引入很多无用的其他外部依赖。如果模型需要依赖一些公共的父类,可以考虑将这些单独定义在一个模块中,这个模块只保存多个系统依赖的公共类,并且剔除掉一些工具类的定义,这样就可以保证接口依赖的纯净性。如果其他系统需要工具类,让其明确去引入,而不是被动依赖。
对于前面 对于状态值常量,优先在接口参数类或者返回值类中定义 中提到了“如果状态值很多,可以考虑单独抽取成一个常量类或者枚举类。” 这里存在一种情况需要特别说明,状态值的定义需要在本系统的业务模块的代码中使用,可以将接口的依赖加入到改业务模块的依赖中,而不是反过来。为什么会这样的操作?一个核心思想是保持对外暴露接口的纯净性。这样既可以减少状态定义的重复性,又可以减少接口的外部依赖。
8. 只传递必要字段,尽量避免大而全的接口
观察很多系统,尤其是一些以业务为核心的系统的对外暴露接口,很多接口是大而全的接口,一个接口就可以把指定数据的所有信息全部返回出去。这样,很多字段需要去识别,也要在众多字段中区筛选出来符合自己要求的数据,无形中浪费了很多心智,不利于维护。
D瓜哥认为,在做接口开发时,一定要做一个“吝啬的守财奴”。把数据当做财富一样守护,对外只提供必要的数据,做到“够用就行”。
这一点不仅仅是维护上的考虑,还有数据传输效率的点。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小的数据,无论是机器处理效率,还是传输效率,都会更快更高。
关于传输效率上的一些思考,结合 Hessian、Msgpack 和 JSON 实例对比 以及 “Hessian 协议解释与实战” 等文章来看,有几个原则值得重视的:
-
优先使用 boolean 型;
-
boolean 型满足不了,次优选择 int 整型数据;再次可以考虑 long 型;
-
日期优先使用内置的日期类型(含 Java Time API 类型),而不是格式化成字符串。
-
对于以上类型不满足,则选择使用字符串。
-
集合类型,链表优先使用 ArrayList,也可以考虑使用 Iterator;哈希优先使用 HashMap;
-
以上情况都不符合要求才选择自定义对象。
9. 将接口的参数和返回值原始数据打印到日志中
据观察,一些开发人员没有将接口,尤其是 RPC 接口的参数及返回值打印到日志中。这对定位问题非常不利。说的更直白一点,非常不利于甩锅。当出了问题,不能第一时间就凭借参数及返回值顺利甩锅。可能导致自己花很多时间去排查问题,最后发现是自己依赖的其他系统的问题。
所以,一定要谨记,将接口的参数和返回值原始数据打印到日志中。D瓜哥凭借这个实践,在一些客诉及反馈中,顺利脱身,实现完美甩锅。
10. 将 RPC 接口的类名及方法打印到日志中
D瓜哥也在尝试一个实践:将 RPC 接口的类名和方法,再加上参数或者返回结果,同时打印到日志中。
这里为什么和上面的 将接口的参数和返回值原始数据打印到日志中 单独列出来?因为,在这个实践中,强调的是 “RPC 接口”。相对来说, RPC 接口存在更多容易出错的问题,经常需要脱离系统去单独测试 RPC 接口的可用性。把类名就方法名可以更方便在出现问题时,就可以及时根据日志中的信息,去单独测试 RPC 的可用性。
11. 核心思想:以人为本,就近原则,触手可及
洋洋洒洒总结了这么几条建议。这里做一个总结。
对于可维护性建议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就近原则,触手可及。通常来说,人都是有一定的惰性的。如果把饭端到眼前,相信任何正常人无法抗拒美食的诱惑。而这里提到的一些可维护性的点,就是尽可能照顾人“懒”的特性,在第一次时,就把该做的工作做到位,减少后续人员不必要的麻烦,让人可以“合法偷懒”。
加油!争取让更多人可以更好地偷懒。💪🏻💪🏻💪🏻